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
010-88287870
培训信息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培训信息 >> 浏览文章
关于举办:“2025版《中国药典》抗体药物偶联物(ADC)质量标准深度解读培训班”的通知
浏览次数:110次 更新时间:2025-10-21

   

关于举办:2025版《中国药典》抗体药物偶联物(ADC)质量标准深度解读培训班”的通知

各有关单位:

抗体药物偶联物(ADC)作为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的前沿热点,凭借其独特的靶向性与强大的细胞毒性,为众多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。然而,ADC药物的复杂结构和生产过程,对其质量控制提出了极高的要求。2025版《中国药典》的发布,为ADC药物的质量标准提供了更为明确、严格且科学的规范指引,这不仅关乎药物的安全性、有效性,更影响着整个ADC行业的健康发展。

行业内的资深学者以及一线的研发与质量控制人员。他们将从不同角度,深入剖析2025版《中国药典》中ADC质量标准的新增要点、关键指标的解读,以及如何在实际生产与研发过程中精准落实这些标准。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与交流机会,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,带着问题来,带着答案走,共同推动我国ADC药物质量的提升,为患者带来更安全、更有效的治疗选择。为此我们将于2025年1129日至30在线上举办2025版《中国药典》抗体药物偶联物(ADC)质量标准深度解读培训班”,详细通知如下,请各单位积极选派人员参加。 

 

主办单位: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医药化工专业委员会

          药成材信息技术(北京)有限公司

一、 会议安排

会议地点:线上直播

会议时间:20251129-30

二、课程大纲

模块一:ADC药物与2025版药典修订背景

目标:建立ADC药物基础知识框架,理解新版药典修订的行业需求与监管意图。

1.1 ADC药物技术特点与发展现状

1) 结构组成:抗体(载体)、Linker(连接子)、Payload(载荷)与作用机制;

2) 全球及中国ADC药物研发管线概况(重点:已上市/临床后期品种,如HER2、Trop2靶向ADC);

3) ADC与传统单抗、小分子药物的质量差异(如偶联异质性、毒性控制)。

 

1.2 2025版《中国药典》ADC标准修订背景

1) 国际药典(USP/EP)ADC标准的对比与借鉴(如USP <1503> ADC通则);

2) 国内ADC药物产业化痛点(偶联一致性差、杂质残留高)对药典的需求;

3) 药典修订核心原则:安全性(降低脱靶毒性)、有效性(保证疗效一致性)、质量可控性(强化关键指标)。

1.3 新版药典ADC品种收录与配套更新

1) 预计新增/修订的具体品种(示例:注射用XX-HER2 ADC);

2) 通则/指导原则配套更新(如“生物制品生产用原辅料质量控制”“偶联药物质量评价”)。

模块二:ADC关键质量属性(CQA)与药典标准对应

目标:明确ADC核心质量指标在新版药典中的技术要求与底层逻辑。

2.1 ADC关键质量属性(CQA)全景图

1) 结构完整性:完整ADC、游离抗体、游离Payload比例;

2) 偶联特征:药物抗体比(DAR)分布(均一性、偶联位点异质性);

3) 载荷特性:Payload化学修饰稳定性、生物活性保留率;

4) 聚集与片段化:聚集体(≥100nm)、片段(<50kDa)控制;

5) 工艺杂质:Linker前体、未反应毒素、宿主细胞蛋白(HCP)、宿主细胞DNA(hcDNA)残留。

2.2 2025版药典对各CQA的具体规定

1) 新增/调整检测项目(如“偶联位点异质性”定量要求,需明确方法学);

2) 关键指标限度设定依据(如游离毒素≤0.1%、DAR均值±SD范围);

3) 与国际标准(ICH Q6B、FDA/EMA指南)的一致性与差异点(如糖型分析要求)。

模块三:核心检测方法与技术要点

目标:掌握新版药典要求的ADC关键检测方法原理、操作难点及验证要点。

3.1 结构确证类方法

1) 高分辨质谱(HRMS):完整ADC、亚基水平质量数测定(新版药典对同位素分布均匀性的要求);

2) 毛细管电泳(CE-SDS)/SDS-PAGE:聚集体与片段分析(非还原/还原条件下的条带判定标准);

3) 糖型分析:岩藻糖基化/半乳糖基化对ADC效应功能的影响(新版药典新增糖谱要求,如唾液酸含量)。

3.2 偶联工艺相关检测

1) DAR值测定:UV/Vis(快速筛查)、HPLC-MS(准确定量)、放射性标记法(验证用)的选择与药典推荐;

2) Linker稳定性:血清稳定性试验(体外释放曲线时限要求,新版药典明确7天释放≤10%)。

3.3 杂质控制类方法

1) 游离毒素/游离抗体分离:亲和色谱(特异性)vs. 沉淀法(成本)的选择与药典接受标准;

2) HCP检测:ELISA方法特异性验证(新版药典收紧LOD/LOQ,要求≤100ppm)。

3.4 生物活性与效价测定

1) 体外活性试验:细胞毒性Assay(如Calcein-AM法)设计与药典参考品比对;

2) 体内活性替代方法:动物模型PK/PD相关性(新版药典要求关联分析数据支持效价)。

模块四:分析方法验证与数据可靠性

目标:确保ADC检测方法符合新版药典的验证要求,规避数据合规风险。

4.1 分析方法验证核心参数(基于ICH Q2(R2)与药典附录)

1) 专属性:偶联位点异质性检测中其他变体的干扰排除(如游离抗体峰分离度≥1.5);

2) 准确性:回收率试验设计(游离毒素检测的基质效应校正,如固相萃取净化);

3) 精密度:重复性(RSD≤5%)、中间精密度(不同人员/仪器RSD≤8%)、重现性(实验室间RSD≤10%);

4) 线性与范围:DAR值测定浓度范围(如0.5-2.5 DAR,覆盖预期均值±2SD)。

4.2 数据可靠性关键点

1) 仪器日志与审计追踪:质谱原始数据完整性保存(需包含采集时间、参数设置);

2) 标准物质溯源性:ADC参考品的国家标准物质编号(如NIFDC提供)与标定证书;

3) 异常数据调查:新版药典对OOS/OOT的记录要求(需包含根本原因分析、纠正预防措施)。

模块五:注册申报与生产质控中的合规实践

目标:将新版药典标准融入ADC研发、生产与注册全流程。

5.1 注册申报资料质量部分撰写

1) 质量标准草案与药典对比说明(新增项目需提供支持性研究数据,如方法学验证报告);

2) 方法验证报告要点:突出与药典要求的匹配性(如DAR测定方法需说明为何选择LC-MS);

3) 稳定性试验设计:新版药典调整加速/长期条件(如2-8℃长期,6个月数据需覆盖申报有效期)。

5.2 生产现场质量控制

1) 关键工艺监控:偶联反应终点判断(如pH、UV吸光度)、纯化工序杂质去除效率(如HCP残留下降≥4log);

2) 批记录与检验记录合规性:DAR值批间差异可接受范围(如均值±0.3,CV≤15%)。

5.3 常见发补问题与应对策略

1) 新增检测项目补充研究:如“偶联位点分布”需提供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对比数据;

2) 批间一致性证明:多批次DAR均值与CV的趋势分析(需覆盖至少6批临床样品)。

模块六:案例分析与答疑

目标:通过真实案例强化对新版药典标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。

6.1 案例1:游离毒素超标导致注册发补的整改

1) 问题定位:偶联后纯化工艺未有效去除游离毒素(原工艺回收率90%,新版药典要求≤0.1%);

2) 解决方案:优化色谱填料(如增加疏水相互作用层析),增加在线TOX检测频次。

6.2 案例2:DAR均一性检测方法切换与验证

1) 背景:旧方法(HPLC-UV)无法区分不同偶联位点,新版药典要求LC-MS;

2) 过程:方法对比(线性、精密度)、技术桥接试验(6批样品双方法检测一致性≥90%)。

6.3 现场答疑

学员线上语音互动交流

专家介绍:

王老师:拥有18年生物制药行业质量管理经验,现任某科创板ADC龙头企业质量负责人,全面负责5ADC项目的国内外IND申报及2BLA申报工作。作为核心成员主导完成我国首个中美双报ADC项目的质量体系建设,建立覆盖"偶联工艺-纯化工艺-制剂灌装"的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体系。在偶联工艺稳定性研究中,创新性地采用在线紫外监测系统,将DAR值批间CV18%降至8%,相关成果获省级QC小组一等奖;主导优化的游离毒素检测方法使某项目残留量从0.5%降至0.03%(远低于药典要求的0.1%),成功解决中美双报IND阶段发补问题。熟悉中美欧日药典差异,主导完成3ADC项目的国际多中心质量比对研究,推动企业建立符合ICH Q12的变更管理体系。协会特聘专家。

李老师药物分析学博士,现任某港股上市Biotech公司制剂开发负责人,拥有12ADC药物开发经验。作为技术负责人主导开发3款临床阶段ADC药物,其中主导的TROP2 ADC项目DAR值均一性达95%以上,关键质量属性通过FDA IND审查。带领团队建立国内首个基于LC-MSDAR值动态监测平台,实现从实验室到商业化生产的精准控制;优化的游离毒素检测方法被纳入企业SOP体系,使某项目检测效率提升60%。在《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》《mAbs》等国际期刊发表12ADC质量研究论文,单篇最高引用超200次。主导完成5项中美双报IND申报资料撰写,多次通过FDA/NMPA官方审计,其开发的HCP残留检测方案使某项目纯化效率提升40%,获评"2024年度中国抗体药物十大技术突破"。熟悉生物制品中美双报全流程,成功推动企业建立符合FDA cGMPADC生产基地。

三、 会议费用

会务费:6000/单位(会务费包括:培训、研讨、 电子版资料、电子版培训证书、一年视频回放等);(为了给企业节约学习成本及方便工作安排可以投屏全员观看+视频回看一年)

培训证书

培训结束后,学员可登录协会系统官网查看或下载培训证书。

五、 联系方式

马超:13240487419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附件二:2025版《中国药典》抗体药物偶联物(ADC)质量标准深度解读培训班--报名表

单位名称

 

联系人

 

  

 

  

 

  

性别

职务

传真/E-mail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汇款备注ADC

   名:药成材信息技术(北京)有限公司

    号:0200316909100078392

    户: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房山支行良乡支行

马超:13240487419

 

针对本次培训专题内容,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哪些问题?以便我们反馈给老师并到会场交流探讨、答疑解惑。

 




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医药化工专业委员会 版权所有 地址: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1号
电话:010-88287870 传 真:010-88287870 京ICP备15033871号